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5月21日 20 版)
我做美食纪录片近十年。在我看来,美食不仅是食物,还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、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。我和团队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示中国食物以及中国人和食物的关联,希望节目拍摄的美食不仅美味、健康,而且有文化传承。创作中,我们每一次都会经历煎熬。从2007年的《森林之歌》开始,我们的节目获得了很好的反响。问题在于,如何在看似重复的方式里,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。比如,从《风味人间1》到《风味人间2》。
《 解放日报 》( 2020年06月7日 特稿 5)
《风味人间》第二季第四集《杂碎逆袭史》中,崇仁糟猪蹄是许多观众反复回味的段落。猪皮晶莹,胶质丰满,蹄筋健硕劲道,咀嚼后,口齿间鲜香满盈。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,裘氏一族在此居住上千年。片中拍摄做糟猪蹄的裘星育、裘冠宇父子是崇仁镇酿酒好手,纯手工的酿造工艺已有百余年的传承。裘冠宇为这场拍摄足足准备了1个月。“蒸饭、榨酒、灌坛的过程,煮猪蹄、糟猪蹄、吃猪蹄的过程都拍了,光猪蹄就买了十几只。”
由腾讯视频出品,OD体育亚洲官方与企鹅影视联合制作的全新美食探索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已经开播。总导演陈晓卿带领团队不仅遍走全球二十多个地区来寻找全球风味,更采用了许多全新的拍摄方式来探究食物“不为人知”的一面。10月22日官方发布的微观预告,带领观众们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来了解食物,将美食在微观世界的变化呈现在观众面前,探索美食的本源。
近日,本报记者记者专访了《风味人间》导演陈晓卿,聊了聊关于互联网纪录片的那些事儿。
本文原载于《光明日报》2018年10月28日客户端及新媒体
人类对故事有着天然的渴求。从最初我们的祖先围坐在篝火旁,到现在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或者吃饭的时候打开手机屏幕,人们的内心都渴望着有人能“给我讲一个好故事”。
知名编剧、《故事》一书的作者罗伯特·麦基说过,故事是对生活本身的再创造,使日常的琐碎、无意义变得更加清晰、有力、耐人寻味。
对纪录片或者影像工作者来说,故事是观众的刚需。BBC《地球脉动II》等节目的资深制片人Michael Gunton认为,他心目中“精品纪录大片”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:戏剧性的故事、宏大的景观和令人惊奇的情节。其中,排在第一位的是故事的戏剧性,从技术层面看,这就需要我们的故事里有困境、有发展、有转折、有推进、有高潮,有明显的叙事落差。
本文原题《陈晓卿谈<风味人间>创作:用温暖的食物讲述有温度的故事》,原载于2019年1月24日《人民日报》20版,影视版